精神健康是人们正常生存的必要保证。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各种平衡被打破,竟争越来越激然。尤其是人口密度大、变动因素多的地方和部门,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烈,这使人们的心理负担、思想压力也日益加强。这种竞争存在于各个阶层和各个年龄段。它使许多人脱离了人类本能所必须维持的正常运行规律,使大脑整日处于奔波不息、疲惫不堪的状态,从而使精神疾患,心理障碍的发病率直线上升。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世界有约4亿人患精神疾病,而在我国精神疾病也已成为人类疾病负担的第一位,并且有1/10的人有心理问题,这必将导致社会正常构架体系被削弱,社合生产力下降和许多家庭发生不幸。这一严重的社会同题已引面了社会学家,教育界及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和担忧,如何解决这一现代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副产物及其负面效应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采用转移注意力和放松精神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它的方式有多种多养。从小开始饮茶并进入泡茶、品茶的意境,从“得味“到“得趣”以至于“得道”的过程中,能启动我们平时休闲得太多的味觉、嗅觉神经系统,让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成为主导大脑的总统,同时让那些整日操劳的其他部分的神经系统能暂时从舞台上走下来休息调整。将这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的修身养性的方式引入我们紧张繁忙的生活中,使其成为维护我们身心健康的卫士。
味觉的神经传导系统 |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菜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唐代的刘贞亮认为茶有“十德”,即“以茶散闷气,以茶去驱茶除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德,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饮茶不但可养身体健康,它还将道德、文化融于一体,可修身养性、陶治情操、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思想境界的提高。
近年来, 各种饮茶会,如通过泡茶,品茶使少年儿意技受艺术熏陶、气质培养的少儿茶艺队,以及人人泡茶、人人奉茶、人人品茶无我茶会等,已取得历历在目的效果,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和认可,被认为是一种有助于国民身心健康,有利于保持东方传统美德,特别是有益于儿童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值得提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